四史·教育
崭新中国
以史为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是党员们的必修课,也是少先队员的必修课。本期,为大家讲解“四史”——新中国史篇。让我们怀着赤诚之心,一起回顾这些年来新中国的风雨历程吧。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新中国的发展史
巩固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中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对旧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很有成效的改造。在完成繁重的社会改革任务,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同时,也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中国工农业生产1952年底已经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过渡时期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
1952年,中共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过渡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在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到1956年,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依靠中国自己的努力,加上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取得了成就,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乐松生向毛主席献报喜信
社会主义探索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0年中,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中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3倍。棉纱、原煤、发电量、原油、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巨大的增长。
整风运动
1957年的经济工作,由于认真执行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是中国以来效果最好的年份之一。这一年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开展整风运动,发动群众向中国共产党提出批评建议,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常步骤。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对这种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大跃进运动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在这次会议前后,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不少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文革时期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66年中旬毛泽东认为: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过去的各种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1966年,各地红卫兵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文化大革命虽然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其中包括一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等等。
改革开放
自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之后,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通过以上的学习,
小朋友们是否对新中国史有了深入的了解呢?
接下来,
一起去看看新中国的科技发展都有哪些吧!
新中国的科技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保卫国家安全、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维护世界和平,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重要使命。1949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建立了以国家科学研究为目标的最高科学机关。中国科学院是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标志着中国逐步建立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工作者,以钱学森为代表的海外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们,怀揣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回归祖国,积极投入祖国科创之路建设中,开创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新纪元。
从“科教兴国”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从“加强自主创新”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科技逐渐走向世界科技创新前沿,
一部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史,
不是一幅简单的记录图,
而是一部奋发图强的拼搏史,
是无数个被科技照亮的高光时刻,
是一个又一个举国振奋的激昂瞬间。
了解历史
方知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
缅怀先辈
方能感受岁月磨砺的魅力
让我们在这份书单中
感受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科技进步。
推荐书目1:
《闪闪的红星》
(请扫码收)
简介:《闪闪的红星》讲述了潘冬子在革命前辈的指引和帮助下,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语言生动活泼,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的喜爱,广为流传。小主人公潘冬子豪爽、善良、智勇双全,是我们小学生学习的楷模;潘冬子热爱祖国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这本书有助于少年儿童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勇敢、坚强、善良的优秀品质。
推荐书目2:
《毛泽东的故事》
(请扫码收听)
简介:书中以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细腻地叙述了毛泽东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实现中国的统一、独立、富强,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一生……这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红色经典电影系列,光影背后,故事更精彩。
学史明志,坚守初心。
学习新中国史,
传承红色经典。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下一期,我们继续学习新中国史
不见不散哦~
主办单位: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
服务热线:022-8492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