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又称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古老干支历法以“立春”为岁首(新年),“春”在古代很受人们重视,如有“双春”之年视为大吉之年。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希冀和愿景。
春节及年俗的由来
年俗原指正月初一立春日这一天,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中国民间过年期间要进行祭灶、守岁、拜年、祭神、祭祖、除旧布新、迎禧接福、逛庙会等种种风俗活动,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春节在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甚至形成并凝结了中国人特有的伦理情感、时间生命意识、文化追求认同感等。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在过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里,阖家团圆、访亲探友、拜神祈福,以各种方式来期盼来年的好运。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年俗,如果将它们汇聚起来,那将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年俗画卷。
天津卫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地方,
对岁时节日十分讲究,
且重礼俗,讲排场,求丰盛,
对此不惜钱财、人力。
...
本期文化大讲堂
邀您一起感受——天津卫最富情怀的节日民俗
活动精彩无限,诚邀您的到来!
本期要点
1、解读“年”的文化密码
2、“忙”年——怎么“忙”?
3、“过”年——如何“过”?
主讲人
尚洁,复旦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毕业,研究馆员,长期致力于文物博物馆学、民俗学和妈祖文化的研究与探索及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曾任天津市民俗博物馆馆长、天津天后宫管理委员会主任、天津市老城博物馆馆长、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等职。
天津市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天津市南开区政协第十一届、十二届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常委、文史文化委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南开区第四届拔尖人才。主持《妈祖文化与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印象天津卫》等大型展览的展陈设计。
著有《皇会》《妈祖情缘》《天津皇会》《中国砖雕》《天津天后宫行会图》(汉英、汉日双语种题记校注)等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天津皇会的遗产价值》《海河流域渔民婚俗调查》等论文30余篇。论文《天津天后宫行会图》获第三届全球妈祖文化征文大赛三等奖。
为《中国民俗大系·天津民俗》《天津通志·民俗志》《天津市志·妈祖文化志》《中华妈祖文化志·天津卷》主编和总撰稿人。《说津道卫》《津卫妈祖》副主编。是首届至第七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的策划和组织者之一,也是天津妈祖文化论坛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
活动详情
● 活动时间 ●
2021年1月30日(周六)10:00—11:30
● 活动地点 ●
文化中心一楼115活动室
● 参与方式 ●
1.到馆报名:即日起凭读者证到文化中心二楼总服务台报名
2.网上报名:进入文化中心官方微信中本场活动播报页面,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在线报名
● 主办单位 ●
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
● 服务热线 ●
022-84925888
022-84925899
公益活动,限额40名,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
请务必提前报名!(活动仅限报名参加)
温馨提示
1、体温异常(≥37.3℃)或有明显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填报信息不实人员将谢绝入馆;
2、近14天内有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接触史人员谢绝入馆;
3、入馆时请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及行程码,请您自觉维护公共场所卫生,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4、请您提前至少5分钟到达教室,预留充足的时间配合防疫检测工作并全程佩戴口罩。
5、活动开始15分钟后谢绝入内,感谢您的配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