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有个别名,郑州叫绿城;
每座城市都有条山脉,郑州叫嵩山;
每座城市都有个湖,郑州叫西流湖;
每座城市都有座寺,郑州叫少林寺;
每座城市都有座塔,郑州叫二七塔;
每座城市都有种美食,郑州叫烩面!
…………
璀璨历史
郑州,简称“郑”,别名“绿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曾为五帝、夏、商三朝的腹地,从而也是中华文明轴心区。现为河南省省会、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地处中国华中地区、黄河下游,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文化丰富多彩,文物资源众多,人才辈出,威震海内外的中国功夫也是从嵩山少林寺走向了全世界。郑州还被称为“烩面之城”,各种面食面点遍布大街小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中原文化吧!
老地名里的城市记忆
3000多年来,郑州的城市地名兴废不断,一些老地名都被打上了鲜明的历史烙印。
1904年至1913年,京汉、陇海两大铁路相继通车,郑州成为全国铁路枢纽,郑州市在这个时期直接以铁路命名的马路有很多,比如陇海路、西站路等。市区也随之出现了许多与交通、商贸有关的地名,如大同路、长春路、兴隆街等。
总体来说,郑州的道路命名以“南北为山、东西为水”来界定。南北走向的道路以山为名,如嵩山路、华山路等。东西走向的道路则以水为名,如伊河路、汝河路以及昆仑望岳所在的颍河路等。
时光荏苒,如今的郑州已发展成为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大都市,但那些承载着历史烙印的老地名,依然是郑州宝贵的财富,它们将伴随着郑州,继续前行。
文化魅力
历史悠久的中原戏曲文化
河南是戏曲大省,除传统的豫剧、曲剧和越调三大剧种外,还有十多个地方剧种,几百年来,戏曲文化一直都是郑州城乡居民文化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起着伦理教育与审美娱乐双重作用。
底蕴深厚的中原武术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古老的文明在这里交汇、发展和延续,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也随着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不断丰富着中原文化的内涵。
郑州作为全国武术之乡,更是将武术中“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武道精神传承到了国内外。
中原建筑尽收眼底
二七纪念塔
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为纪念发生于1923年2月7日的二七大罢工而修建,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
中原福塔
河南广播电视塔,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塔是世界最高的全钢结构电视发射塔,塔高388米。其中,塔主体高268米,桅杆高120米,钢结构总重量约一万六千吨。在目前已建成的世界全钢结构电视塔中高度居于第一位,高于同类结构的日本东京铁塔(333米)和法国埃菲尔铁塔(321米)。
中原福塔在2012年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位于郑东新区CBD中央商务区中心,是郑州市中央商务区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夜幕降临,灯光下的高楼披上金黄色的外装,酷似玉米,网友称其为“大玉米”。据说设计灵感来源于“嵩岳寺塔”。“大玉米”高280米,总投资22亿,大名绿地中心千玺广场,被誉为“中原第一高楼”。
河南博物馆
河南博物馆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是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其主展馆主体建筑以元代古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气势宏伟,造型古朴典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点。
中原美食 欲罢不能
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等特点成为郑州有口皆碑的佳肴。
老君烧鸡
老君烧鸡被誉为“中原名吃”。其选料考究、做工精细、汤老味全、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咸淡适口、离骨熟烂。汤中加有十多味中药材,具有很好的滋补功效。
烩羊肉
烩羊肉是河南的特色名吃,曾在登封盛行,现在已经在河南地区内广泛流传,乃是河南名吃的一大特色。
胡辣汤
胡辣汤又名糊辣汤,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汤类食品。常见于街上的早点摊点,其特点是营养丰富,味道上口。如今糊辣汤已经习惯地被称为胡辣汤,又美名曰:“宫廷御锦汤”。
油馍头
郑州人吃油馍头也有很久的历史了,这是河南郑州的著名小吃,河南人喜欢把它当作早餐吃。油馍头别名,有的叫面托,有的叫油麻。
郑州的记忆
扫描二维码
获得更多精彩小知识
本季的“云游祖国”系列活动带领大家游览了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杭州、安阳、郑州八个城市,对其历史人文,名胜古迹等都进行了具体介绍,大家对这季的“云游”是否感兴趣呢?我们还将陆续为大家带来“云游祖国”系列,帮助大家开阔视野,丰富业余生活。
有没有那么一个地方让您魂牵梦萦,有没有那么一个地方让您无限神往,快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吧。让我们共同畅享云游之乐,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主办单位:
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
协办单位:
上海川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022—84925813